决战决胜脱贫攻坚·督战未摘帽贫困县-ag电子
ag电子
| | | |
从沙石路到水泥路,从玉米到百香果——乍洞村脱贫路上的“最后一百米”
经过近5年的拼搏奋斗,曾拥有贫困人口101户314人,贫困发生率高达48.8%的乍洞村,现在仅剩6户16人尚未脱贫,且均已达到“两不愁,三保障”的标准,有望顺利通过脱贫攻坚成果验收,实现整村脱贫。而这些,对于乍洞村来说,仅是个开始。
第一书记谢万举:乍洞村脱贫路上的领路人
开着小轿车,载着来自卢森堡的“洋助理”尼克,乍洞村第一书记谢万举开始了新的一天。为了尽量兼顾工作与家庭,谢万举选择早出晚归,每天往返于宜州城区和乍洞村之间。经过蜿蜒的盘山水泥路,大约1个小时的车程后,他和尼克抵达了群山环抱的乍洞村。 8月底的宜州,炎炎酷暑依然还在延续,汗水很快就浸透了谢万举的衣衫。进入村委办公室,擦了擦头上的汗,喝几口水稍作调整,再抓紧时间回复几条工作上的微信,他便利索地戴上草帽,拿上剪刀、锄头等工具,招呼上尼克,一同走向百香果园和西瓜地。无论是为剪枝浇水还是翻地除草,谢万举干起来都是手到擒来。
第一书记的脱贫致富经
打赢脱贫攻坚战, 基层是主战场。中国的脱贫攻坚战中,有一群人,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,纷纷从国家机关来到农村,全身心投入到农村的脱贫工作中,带领当地老百姓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、改善村民生活条件、扶助特色产业发展。他们都有一个新的身份:驻村第一书记。
“利川红”火了,他们的日子也红火了
利川种茶历史悠久,茶产业链已基本完善,但楠木村过去由于温饱尚未解决且道路不通,茶叶种植并不是支柱产业,村民仍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。道路修通后,在政府支持下,田云奇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:开垦荒山,退耕种茶。
凉山州甘洛县徐家山村:极度贫困山村的美丽蜕变
2019年,许家山村实现整村脱贫,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左右,贫困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达9985元。村内村幼教点、医务室、网络、民俗文化坝子、生活污水处理、安全饮水等基础建设全面完善,农村居住环境有了质的提升,村民日子一天比一天好。
凉山州甘洛县清水村:易地搬迁打造尔苏藏族文化新山村
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,清水村通过实施土地增减挂钩和易地扶贫搬迁整合项目,按照人在、户在、房在、土地在的“四在”原则,集中实施安全住房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,共建设147套安全住房,并配套建设了幼教点和医务室。为了保留当地文化特色,新房在设计上特别注重保留了尔苏藏族的民居建筑民俗之美。
凉山州甘洛县达杆依村:“三建四改”旧貌换新颜
2019年初,按照“全覆盖,不搞大拆大建,缺啥补啥、分类施策”的原则,当地政府大力鼓励群众建庭院、建入户路、建沼气池和改水、改厨、改厕、改圈等,强化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整治。项目按照“总额控制、定额补助、超额部分群众自筹”原则,采取“政府补助一点、社会帮扶一点、群众自筹一点”方式实施。
1
2
3
4
下一页
尾页
视觉中国
夏日里看长江源壮美山水(组图)
近日 ,记者跟随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长江源科考队走进长江源地区,探访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之间的长江源地区。
·
国际·一周看天下(8月1-10日)组图
·
我国科考队首次在可可西里发现罕见“红山脉”(组图)
·
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开展规模空前的实战化联合演训(组图)
数据新闻
习近平谈近期疫情防控:坚持就是胜利
专题导航
2021年全国两会
·
2021中国与非洲影像作品大赛
·
新春走基层
·
2020年全国两会
·
决战决胜脱贫攻坚·督战未摘帽贫困县
关于ag电子
联系ag电子
广告
订阅服务
ag电子的合作伙伴:
ag电子的版权所有 2000-2018 北京周报中文网 京公网安备号
本网站所刊登的来源为北京周报及北京周报网的各种新闻﹑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,均为北京周报社ag电子的版权所有。
"));
网站地图